找到相关内容10516篇,用时36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熊十力对朱、王《大学》“格物致知”诠释整合

    陆九渊“即理”命题,认为“心外无理”,否定客观外在之理。显然,两人分歧在于对理规定不同,朱熹之理包涵二义,即性理与物理,既然他承认物理之存在,那么,自然他亦承认有客观外在之理存在。王阳明之理只是...外在之理存在。在朱熹那里,性理等于物理,两者又都等同于天理,性理、物理与天理只是一个理。王阳明认为,之所发即为意,意之所在即为物,显然,王阳明与朱熹对“物”规定也不相同,朱熹之“物”字实涵有客观...

    赵卫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3165693581.html
  • 僧肇与玄学化中国佛学

    之源。在中国,儒家讲天人合一,虽然规避了本体问题,但五行生克,阴阳调谐,还是强调了变易生成一切,直到后来理、、气本体说;老子认为,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,&...。僧肇有代表性地针对无、即色、本无三家,条分缕析,言简意赅,在对比评析中,指出他们背离“不无不有”真谛偏颇,为深入阐释“不真故空”体用之说做理论上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993674.html
  •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

    说明。   虚云继承了禅宗传统,他说,禅宗特点是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。参禅在明心见性,就是要去掉自污染,实见自性面目。污染就是妄想执着,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。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...,都是魔话。达磨东来,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,明明白白指示,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。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,随顺无染,二六时中,行住坐卧,都无异,就是现成佛,不须用心用力,更不要有作有为,不劳纤毫言说思维...

    伍先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5.html
  •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修行观

    以来中国佛教发展一大趋势。对于此,虚云和尚也是明确主张融禅于净、引净入禅:“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,如斯之念佛,安有不见弥陀。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来参禅,如斯参禅,何愁不悟。总宜深究一...众人由于不明白禅净与佛法之旨趣,而妄生高低与优劣分别之,所以才有了数百年禅净之争,这种争论不仅是学佛人所不应有之举,更是在毁谤佛法。虚云和尚为此警示世人,“勿再同室操戈”。在去除了禅净之争分别之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194128.html
  • 再次强调孝养父母及行善对戒邪淫重要性

    气血畅通,还可以令面容秀美。中国民间有句古话:“相随变。善能使鬼变成人,恶能使人变成鬼”。此话千真万确。我们生活中之人,有鼻眼端正,但并不美,仔细想来,因其面部每一细胞里都缺少善内涵。有人相貌平平...经常性幻想就显示了它威力和不可思议.不知不觉中,原本暴躁脾气开始好转,强烈嫉妒也逐渐减轻,心烦意乱,惶惑不安状况也渐渐趋于缓和.总之,这颗驿动烦躁开始平静了下来.对淫欲渴望,一点点被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4794665.html
  • 《道次第》修学地图

    ,使法在生命中产生作用。   说到闻法,不是坐在讲堂或打开录音就可以,那只是听见说法声音而已。真正意义上闻法,是让法义完整无误地进入心田,这就必须端正闻法态度,远离各种过失。是接受法义器皿,这个器皿必须向上、洁净、完整,才能将所闻法义原原本本地纳入心田。如果器皿倒扣,哪怕听得再多,也是法不入。如果内有污秽,所闻法义就会被我们成见处理过,不再纯正。如果器身有漏,所闻法义就会很快流失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094942.html
  • 大慧宗杲“话头禅”理路钩沉——以《大慧书》为线索

    “话头”就是句子,这只是浅尝辄止表相之义;若是』卜于此点来解“话头”者,则完全背离诸祝和大慧宗杲本意。《大慧书》中,禅宗“本心”或“本地风光”特征共有五点。禅宗亲证“此”,实质便是唯识学第八...一向溺于知见,驰骋言词,正法眼藏流布,岂到今日?””   那么,禅宗“要妙”或“正法眼藏”是什么?   是直指“自”。若能亲证“自”,便能由“自”流出佛法。这有《华严经》为证:   “...

    袁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395194.html
  • 利生法师:《有神论与无神论》

    看来好像完全不可能有这样宗教;但是,事实是驳不倒,因为佛陀宗教从一开始就是清一色无神论。当神性这个观念在被无止境神话谬论贬低之后,这些神话使佛陀深受打击,神性就从人心灵之宫中被开除了,...幅清晰或美好图景,更不是厌离此岸苦而得到彼岸之乐。在佛教认为一切境皆由出(极乐世界也不例外),此岸或彼岸全是我们心性所变现,此岸多苦多难彼岸美好世界也是相对而说。佛教最根本理论,因“心恼故众生...

    利生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4695615.html
  • 临济宗祖庭——海会寺

    因缘点化众生。法演对南泉所问可行与不可行模糊态度,恰好文章说明了法演所关心重点不是一块石头做佛像这一具体问题,而是用一颗慈善去关注众生自己生命,还自然界本来面目,为自己找一个安身立命场所...一听,惊诧不已,良久才说:“道因如是乎?”   于是,克勤便出门,遍访禅林,他首先礼拜了王泉皓、金銮信、大沩鹧、黄龙、东林总等诸大德,都被他们视为深造法门人才。晦堂祖心禅师曾告诉他“他日临济一派...

    妙慧 周会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095766.html
  • 中国佛学伦理精神

    ,但行十善,何须更愿往生?不断十恶之,何佛即来迎请?”山《坛经》对十善强调,主要是强调在家信徒应将世俗道德修养放在重要位置。但在更高层面上,《坛经》依然继承了佛教从心性染净区分善恶评判标准:“世人心邪,愚迷造恶,自开众生知见;世人正,起智慧观照,自开佛知见。”把认识是否符合佛之知见作为区分善恶标准,实际上突出是人心性品质。又说:“慈悲即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0196049.html